CTPI专题丨商业综合体室内休闲娱乐空间设计

  新闻资讯     |      2023-12-23 17:05

  笔者针对国内商业综合体室内休闲娱乐空间存在的不足,结合上篇文章的研究,提出了商业综合体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笔者从消费空间、公共空间和配套功能空间等方向,论述了从主题性、互动性、娱乐性到系统化、体验化、人性化设计的空间设计策略。通过具有丰富体验效果的室内休闲娱乐空间氛围打造,为消费者提供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愉快交流的愉悦体验。笔者的研究为我国现代商业综合体室内休闲娱乐空间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摘自崔劲松、陈建立《商业综合体室内休闲娱乐空间设计》一文(《主题公园创新前沿——2021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

  室内休闲娱乐空间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技术和艺术,涉及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智能控制学、结构工程学、建筑物理学、建筑材料学、机电工程学、工艺美术、园林学、景观学等专业,涉及景观造型、家具造型、灯具造型、声光组合、材料质感、温湿控制、美术色彩、装饰图案、织物软编、艺术陈设、五金配件等要素。设计师要灵活运用平面、立体、色彩和透视、错觉、反射等技术手段,进行多层次的空间设计和排列组合,科学规划功能区域,合理组织人流动线,增加视觉延伸,应用声、光、电、影等手法,创造奇幻的虚拟空间和千变万化、形色迥异的风格。

  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的设计是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其艺术性体现在设计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中内涵是通过空间的气氛、意境营造以及带给人的心理感受,而表现形式则是指空间的适度美、韵律美、均衡美及和谐美的塑造所实现的美感和艺术性。

  (1)注重功能实用性。功能是室内休闲娱乐空间设计的实质和核心,设计首先应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需要。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充分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提高空间环境的 “舒适度”。

  (2)坚持人性化设计。休闲娱乐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休息、休闲、休心的特定环境,人的感知包括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次序、色彩、体量、光影等视觉元素,还包括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因素,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设计。

  (3)充分利用原始空间。新建和已有的商业综合体其空间各有特点,设计师应依托建筑空间的可塑性,充分运用其构件、布局和空间,研究和尊重建筑空间构思、思想脉络,发挥其优点,进行保留、强化、遮掩、调整。

  (4)合理运用材料。设计要把握适度美、韵律美、均衡美以及和谐美的塑造,家具、陈设选用及布置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法则。设计师要收集最新材料信息,巧妙利用,以有限的人工和成本,实现与众不同、新颖别致、舒适和谐的呈现效果。

  (5)室内与室外的协调。利用结构、造型、材质,运用窗、门、墙、顶、地等,将山、石、水、园林、小品、人工造景等引入室内空间,将外部空间光、色、形的变化和人文延伸到室内,使室内与室外互相映衬、互相融通,产生和谐的美。

  (6)注重美学表达。通过点、线、面、体的变化,通过大小、疏密、曲直,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高低、机理,搭配造型、材质、色彩,从造型、色彩、材质、大小、粗细等的对比,实现消费者美好的心理体验。

  (7)重视人流与动线组织。设计应结合业主的要求、顾客的需求及地方文化,连接内部空间,处理空间前奏、过渡、主体及终了的过渡关系。依据人流特点安排空间顺序、流线和方向,设计顾客动线、商品动线、服务动线,设计消费空间、柜台、走道的宽度及柜台宽度。

  (8)重视空间艺术风格。要从需要出发,根据建筑及空间的需要确定风格,既要坚持传统的、经典的元素,也要运用现代手法,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形式,形成独特风格。

  上述属于必须思考的问题,设计师要对具体的项目深入研究并加以理解和运用,寻找创造优质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的思路、方法,设计出新颖别致、经济实用、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空间环境。

  消费者既关注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性价比、外形、便利度,也关注距离、环境、服务、舒适感、愉悦感和获得感,设计师应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体验化的要求,向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和身临其境的消费体验。近年来,在西方的餐饮市场流行一个新词汇:eatertainment,美国Punch Bowl Social餐饮公司 “美食游乐场”将娱乐场所和餐饮联系在一起,囊括了台球、保龄球、乒乓球、各类游戏机、卡拉OK等设备,食材和设计上的创新,多重消费体验,受到无数消费者热捧,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吸引力和收入水平,成为室内休闲娱乐空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美国Punch Bowl Social餐饮公司 “美食游乐场丨图片来源:网络

  (1) 主题的确定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的主题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研究消费者的喜好,选好合适的主题,让消费者产生既新鲜又亲近的感觉,例如爱情、乡情、自然、科技、未来、科幻、游戏等主题。若将主题定位于文化类型,大致可分为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也可以根据通过调研依据消费者的实际喜好来确定;也可以取材于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元旦、端午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在此基础上,将电影元素、影音科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科学教育、智力开发、奇幻巧思等融入其中,形成不可复制的主题理念。

  (2) 主题氛围的营造。主题氛围的营造多以符号或故事作为主题线索,向消费者呈现一幅有条理的画卷,消费者在立意新颖的主题消费空间体验时,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剧情中,引发感情共鸣,得到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主题设计可以是一个方向,也可以是富有创意的总体思想,包含了人物、事件、场景、情感、表情、物品等,衍生出丰富的情节,构建消费者喜爱的体验氛围,让消费者流连忘返。主题氛围营造,可以通过装修表现古典、现代、民族、地域的风格,可以通过建筑、陈设、食品等体现风土民情,也可以通过雕像、景观、影像等叙述故事。以主题为核心,将人流引导至室内,带动周边的消费产生。

  人们通过看、听、嗅、触等方式与空间互动感知周边环境,动捕游戏、虚拟空间、仿真游戏、VR体验、互动射击、多媒体互动体验馆、虚拟飞行、虚拟试衣间、陶艺、绘画、手工DIY等帮助消费者参与商品的制作过程,增加了互动,促进消费。商家设置室内主题乐园,设置室内街道表演,设置大型空间投影,组织动画主题人物巡游演出,在商业动线设置小火车,设置主题机模等,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

  重体验、参与性强的 “线下沉浸式娱乐”,以封闭空间,结合声光电、机械、VR、AR等科技,将沉浸式娱乐表现方式和实景空间结合,装入戏剧、演艺、多样的综合体验,极大地增强消费者的体验度和参与度,调动观众感官,全方位体验并与产品及服务互动,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当日本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开始在中国巡演,各地现场均出现了长时间排队的现象。英国《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登录上海后一票难求。在沉浸式娱乐中,观众成为参与者、内容的一部分,主动选择、探索和体验内容的变化,“浸入”感让欣赏源于内部,极大地满足了体验者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需求。在体验过程中,观众不是被动地观看演出,而是在沉浸式的场景中,参与叙事,主动探索剧情,从结构和叙事的空间之中自行体会和领悟,与演员和剧情产生互动,综合的体验娱乐内容,触发各种感官,主动融入、选择和体验,一切出于自然与本能。

  形式多样的主题性娱乐体验项目,让好奇心带着消费者进入、自愿参与、融入其中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以音乐主题亲子餐厅为例,配以音乐和游戏的主题,设置迷你旋转木马、儿童滑梯、迷你海洋球或迷你乐高积木等设施,消费者在美妙音乐中用餐,孩子们可以愉快地玩耍,乘坐转马、玩滑梯、海洋球池、乐高积木,愉快的氛围和体验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记忆。美食孵化器Hatchery在北京国贸地区设立的 “ARCADE游乐场餐厅” 中容纳了Common Burger和Canteen两个品牌,分别主打汉堡与健康简餐,把接近1/4的面积留给了夹娃娃机、古早味游戏机、乒乓球桌、桌游柜和带大屏的游戏室。

  在商业综合体功能空间设计中融入形式多样的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消费项目,比如亲子主题公园、室内游泳馆、健身馆、极限运动、电影、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娱乐业态,加强不同消费群体之间以及消费者与购物消费空间的互动和交流,延长消费者在购物消费空间停留的时间,激发更多的消费可能。

  未来,商业综合体除了商品销售、服务商店等之外,还会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休息、活动及社交,成为开放的社群中心,这种变化正成为一种趋势。

  商业综合体公共休闲娱乐空间促进了社会性活动的开展,对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三种布局形式:

  (1) 中心式组合。中心式组合是在场所的中心形成一个主要的集散空间,围绕这一中心周边设置一系列次要的小空间,它以具有一定的视、听等使用特点的中心大厅为主,辅以其他的辅助空间,既能够促进各功能空间连接,又保持各功能空间的独立性,还能将不在同一空间层次的视觉焦点集中在中央区域。

  (2) 线性组合。线性组合空间结构是水平方向空间重复形成的并列组合,各个不同功能的空间线性排列。其优点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缺点是这种形式往往占很大面积。

  (3) 串联式组合。串联式组合适用于连贯性流线要求的建筑空间,各组合空间单元由于功能或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先后次序明确,相互串联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呈线性排列。其布局形式可以设计成 “一”字形的轴线布局方式,也可以将布局形式设计成环绕式的圆形抑或是方形的布局形式。串联式空间组合可以利用大小与形状的改变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还可以形成多个视觉焦点及集散空间,从而完整又丰富地营造出空间序列。

  另外,常用的组合形式还有并联式、单元式、集中式、辐射式等组合形式,不同的组合形式各具特点。设计师应当认真研究空间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空间的面积、大小、形状、通行、消防、安全、采光、照明、通风、隔声、隔热的要素反复推敲,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同时,以人的文化、心理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从人的爱好、愿望、审美、情趣、民族、习俗、风格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组合的空间的物质和精神功能作用,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1) 复合性。室内休闲娱乐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采用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主题氛围、景观雕塑、植物绿化、专题表演和展览以及互动,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演绎、知识传递、艺术展示、产品展示、社群活动及服务于一体的空间环境,满足多样的消费和休闲娱乐需求。比如配置溜冰场、小型赛车场、儿童乐园、游泳池、科技体验馆、体育馆、攀岩馆、壁球馆、高尔夫球馆等各类休闲娱乐活动。

  (2) 开放性。室内休闲娱乐空间不仅面向消费人群,还为公众提供交流、活动的场所,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展开,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可以丰富人文关怀,将商业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地联系起来,创造集约化、人文化和景观化的城市空间体系。

  (1) 生态设计。科学地设置绿色植物,可以使人精神放松,缓解疲劳,放松心情,成为人们休闲的良好场所。可以弱化商业空间给人留下的不适感,提升商业综合体内部的景观环境品质,使消费者在闲适、轻松的氛围从容地消费,提高消费满意度。

  (2) 设施设计。服务设施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追求,包括导视系统、休憩设施、垃圾回收系统等,设计相应的服务设施,如童车租借、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手机充电、衣物寄存、大件寄存、快递托运、孩童寄托、免费WiFi等。要创意新颖,提供独特的使用体验,创造良好的消费场景,要基于整体空间出发考虑人流分布来设置休憩设施,设计兼具景观功能的辅助坐具。

  (3) 环境设计。独特的主题人文环境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欢乐气氛,展现建筑风格、地域特征和历史典故,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提升商业综合体的人气。坐落于上海黄金地带淮海路的K11购物艺术中心,依托 “艺术·人文·自然”相融合的核心价值,多维度挖掘的与整合上海及周边区域的人文生活传统及历史地理,使历史所沉淀的人文艺术及生活文化得到活化、重塑和再生,加强了本地艺术家与市民的沟通及交流,构建起艺术与大众互动的桥梁,促进了上海本地艺术生态的自然成长。

  在中庭和消费动线设置休息区,营造温馨的环境,让携带儿童的消费者在此可以和孩子一起休息,恢复体力。在此,颜色应偏向阳光及温暖的色调,包装的颜色偏向绿色、粉色等。在商场入口、服务台、商业街路口、电梯轿厢、电梯出入口、通道等处,设立标牌和标识,向消费者提供项目介绍、购物指南、楼层平面、品牌列表、商场位置图以及交通信息。

  商业综合体的配套服务设施空间主要有停车场、卫生间、仓库、服务中心、安保中心、中控中心、中央空调、电梯、储物、保洁、运维等空间,其设计对室内休闲娱乐的消费功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 停车场设计。动线系统主要包括外部交通动线、停车场交通动线、内部动线、入口及大堂动线、中庭动线、步行街动线、楼层间水平动线、楼层间垂直动线等。外部交通动线的设计应根据周围道路情况、未来周边规划及项目自身的长远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外部行车入口每条街不超两个位置,与城市交通节点,如地铁、公交、人行道、自行车道、人行天桥、停车场、商业、公园、出租车站点和路口等完美接合。停车场动线应统一规划,出入口应尽量避开主干道,设置于非主干道路上,向后退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出,尽量避开地铁出口,避开商业的入口,避免街道入口,与卸货点、菜场、交通站点、学校入口保持距离。人员出口与商业综合体内部动线无缝对接,设置消费者可以直达消费区域的垂直客梯,设置可以直达仓库、加工区域的垂直货梯,设置进入商业综合体内部的步行通道,设置无障碍通道,设置应急通道。

  (2) 卫生间布局。卫生间是必不可少的配套空间之一,环境良好的卫生间可以为室内休闲娱乐空间提供重要支持与加分,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的卫生间除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外,还应充分显示人文关怀。应采取隐性处理,设置专用过道,将卫生间与消费空间有效分隔,不影响休闲娱乐空间的经营功能;应保证与消费主动线相伴而行,便于使用者找到;应布局合理,标志明显,数量充足,服务半径在80米左右;应与店铺区域通道相连,保证私密性,防止串味;出入通道和洗手间内部不能出现台阶或斜坡;男、女卫生间入口,外部视线不能看到任何内部设置;镜子的位置合理设置,不把厕所内部情况反射到外部公共走道区;应设迂回式入口,入口不应设置门扇。

  (3) 楼梯间布置。防火疏散楼梯是垂直疏散通道,在满足建筑消防疏散需求的同时,应考虑将楼梯间集中布置,将楼梯设置在靠近外部墙体的一侧,将好的位置留给消费项目,赋予楼梯空间感和美感,给消费者和消费空间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应该注重配套服务空间的品质,从功能上提升配套服务空间的配置标准,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1) 停车场设计。设计时应采取人流、物流、车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设置固定车道和临时车道;进出口设置在不同方向;提供多种模式的收费系统;设置应急预案;解决导向分流、停车场出入口易拥堵、停车难、找车难、缴费难和停车辆安全、车位利用等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设置车位引导系统,通过车位引导屏、车位指示灯以及手机导航等方式,快速到达目标车位停车。设置反向寻车系统,以电子地图或位置信息等方式使司机快速找到车辆。

  第二,设置视频监控设施,提高智能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碰损、蓄意破坏、车辆被盗、损毁设施等问题。

  第三,设立多种类型、多处收缴费的方式,采取收费处缴费、自助缴费机缴费、手机缴费、保安人员手持机收费等停车收费方式,提高效率。

  第五,引入垂直同步智能停车场,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人性化程度。

  (2) 卫生间设计。人们对卫生间的使用,已经从单纯的生理需求提高到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受,不仅要功能完备,美观和个性,更要做到细节的完美体现。洗手间设计要点:根据消费空间的服务定位,设计不同的主题;在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增设儿童洗手间;在餐饮业较多的区域增加洗手间的数量;洗手间与饮食、食品类业种保持一定的距离;依据人流量来设计足够数量的洗手间;注重清洁感和温馨感;在男女卫生间各配置一个无障碍厕位;设置家庭卫生间。

  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享受,在消费的过程中加入了聚会和休闲的因素,逗留时间相对延长的同时,购物时间所占比例不断减少。相关的研究证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商业综合体中一般逗留的时间是2.5~3小时,其中购物逗留的平均时间是45分钟,购物时间仅占在商业综合体总时间的1/4。根据消费者的这些变化,配套服务空间的比例应进行调整。具体措施:①增加停车位;②加大卫生间面积;③减少仓储空间。

  设计师要注重人性化设计,熟悉室内光环境的计量,包括光的知识、人的视觉特性以及影响因素,掌握装饰材料的光学特性,熟悉室内空间的光源与灯具,了解光环境中的控制。同时,要掌握考察、评估灯具的性能好评估灯具质量的技能,发挥灯光控制系统在光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利用建筑、空气处理、室外光和室内光等,通过控制光的明暗、色彩、投射方向和光束效果实现模拟自然、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切割时空等艺术效果,打造消费者期望的环境和氛围,实现奇妙的光影环境和体验。

  室内休闲娱乐空间采光与照明必须从人的健康和精神愉悦为出发,遵循实用、安全和装饰的原则,避免产生视觉疲劳和精神烦扰,合理设计采光,安全有效组织照明电路和灯光分布,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依据室内空间功能的要求,良好的照度和舒适的观感各有不同,比如公共场所、大厅、室内篮球场、亲子乐园要求照度高,走廊、会议室、台球室、乒乓球馆、健身房、手工坊等照度要求适中,影厅、舞厅、包房、酒吧等照度要求偏低。

  天然采光按光的来源分为侧面采光和天顶采光两种方式。侧面采光有单面侧向和双面侧向之分,窗的位置有高窗、低窗和中间窗等方式。根据室内装饰的需要和不同用途的光照要求,设计并处理室内休闲娱乐空间的采光。光照有不同的投射方式,合理地利用光照方式,能有效地表现环境景观,突出装饰的氛围,加强功能作用。

  室内休闲娱乐空间因功能的差异对照明有不同需求,要科学使用照明,营造光影交错、灯光辉煌的奇妙效果。大厅可选配适宜风格的壁灯、吊灯、柱灯、顶灯和主题灯具等,以烘托宏大空间和主题美感;梯道、廊道设置壁灯、顶灯和脚灯,增添通道的光色效果;舞厅、剧场的电子激光灯、投影灯、摇头灯、爆闪灯等,除光照的美感,还具有旋转与表达节奏的功能;地面的地灯、灯带、镜前灯、暗藏灯等,形成特定的装饰效果。

  人们在室内看到的光,绝大多数是经各种物件及壁面反射或透射的光,不同的材料和表面对于光的反射、透射不同,不同的装饰材料会形成不同的光效果。比如透光,如果室内休闲娱乐空间光环境窗户装的是透明玻璃,那么从室内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室外的景观。如果使用的是磨砂玻璃,不仅看不清室外景物,而且采光效果也相差很多。透明玻璃阳光射入室内,光射处很亮,其余地方较暗。磨砂玻璃使光线向各个方向扩散,整个房间都较明亮。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其入射的光通常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被介质反射,还有一部分被透射。设计师要掌握材料的光学特性,科学地加以运用。

  光滑的不透明材料表面在受到光线照射时,会发生光的反射,光滑的金属、玻璃、瓷器表面等均属于定向反射材料。在布置灯具时,利用定向反射材料的这种特性,将这种材料放在适当的位置,获得最佳照度。扩散反射材料根据扩散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均匀扩散反射材料和定向扩散反射材料。均匀扩散反射材料将入射光线均匀地反射向全空间,在各个方向和角度,反射的亮度完全相同,光源看不见。石膏、氧化镁和大部分粗糙、无光泽的建筑材料等属于均匀扩散反射材料。油漆表面、较粗糙的金属表面等属于定向扩散反射材料。

  光线射到很光滑的透明材料上,会发生定向透射,根据透射后光线在空间的分布情况,透光材料分为定向透光材料和扩散透光材料两大类。半透明材料可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透射,即透射光线所占的立体角比入射光线有所扩大。根据扩大的程度,又同样可分为均匀扩散透射和定向扩散透射两种。其中,均匀扩散透射材料将入射光线均匀地向四面八方透射,看不到光源形象,各个方向所看到的亮度相同,乳白玻璃、半透明塑料等属于这种材料,常用于灯罩及发光天棚的透光,使透过的光线均匀分布,降低光源的亮度,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环境污染对室内装饰材料的光学性能造成影响。玻璃表面积累各种尘垢等污染物,使其透光系数受到折减,影响采光。而室内的建材表面受到污染会褪色和积累灰尘,降低其反光性能。

  [1] 倪敏. 基于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现状的反思[J]. 安徽建筑,2017(4).

  [2] 孟亚. 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探析[J]. 中国市场,2016(6).

  [3] 徐仲文. 试论前期策划阶段商业地产市场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5(1).

  [4] 胡小清,王科荣.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

  [5] 周敏玉.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

  [6] 杨远峰.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探析[J]. 居舍,2020(18).

  [7] 陶子昕. 简评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以武汉汉口永旺购物中心为例[J]. 美与时代(上),2018(12).

  [10] 戴敏. 浅谈设计心理学在室内陈设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2012(15).

  [11] 唐纳德·A. 诺曼. 设计心理学[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12] 库尔特·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 汪雪兴. 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J]. 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

  [14] 汪茹. 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3).

  [15] 李维维,陈田,马晓龙. 西安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空间热点特征及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2020, 40 (3).

  [16] 余玲,刘家明,李涛,等. 中国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2018, 73 (10).

  [17] 于长明,张天尧. 世界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J]. 规划师,2015, 31 (8).

  [20] 孟祥庄,周甜,秦铭泽. 社区公园儿童攀爬娱乐设施设计[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9 (6).

  [22] 王艳婷,李欣. 城市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及设施的设计与研究[J]. 包装工程,2014, 35 (24).

  [24] 扬·盖尔,比古特·斯娃. 公共生活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5] 刘丽丽. 城市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及分析[J]. 城市问题,2012 (7).

  [26] 倪春洪. 基于特殊群体生活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J]. 包装工程,2015, 36 (8).

  [27]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8] 王娟,皆非. 进化美学的起源及其与进化审美心理学的辨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11 (3).

  [29] 尤哈尼·帕拉斯玛. 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0] 梁志霞,毕胜. 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 经济问题,2020 (1).

  [31] 杨·盖尔. 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2] 西出和彦. 人体隐含着的量度——人类环境设计的行为基础[J]. 陆伟,吴晓东,译,建筑学报,2009 (7).

  [33] 林波,赵慈宁. 商业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特殊性与矛盾性研究[J]. 装饰,2006 (5).

  [34] 王迪. 浅谈人体工程学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2010 (24).

  [35] 王敏,江荣灏,朱. 人文地理学的“视觉”研究进展与启示[J]. 人文地理,2017, 32 (3).

  [36] 肖婵,张龙.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分析[J]. 现代园艺,播,2016 (23).

  [37] 张叶.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现代园艺,2021 (9).

  [38] 日本建筑学会. 光和色的环境设计[M]. 刘南山,李铁楠,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9] 王庆. 室内照明设计与光环境艺术[J]. 现代装饰(理论),2015 (6).